檢視 國際投資法律:投資義大利的七大主要優勢 的原始碼
←
國際投資法律:投資義大利的七大主要優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此頁面已設為保護防止編輯或其他操作。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版型A002}} {{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上版型A002}} <p align="center"> <font size="4">'''投資義大利的七大主要優勢 '''</font> </p> <BR> [[image:大陸人民幣.jpg|thumb|300px|right|link=]] <font size="3" color="#800080">一、義大利是歐洲第三大經濟體 </font> <br> 1、GDP穩居世界前十<br> 世界銀行的資料顯示,義大利一直位居全球最重要的經濟發達國家前十之列。在歐盟國家中是第三大經濟體,排名僅次於德國和法國。<br> 無論是經濟繁榮還是陷入經濟危機期間,義大利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在全球的排名位次基本保持穩定。<br><br> 2、金融系統成熟健全<br> 從金融角度來看,義大利不是一個危險的國家。除了政府的公共債務較高以外,沒有重大的宏觀經濟失衡問題,房地產市場沒有大的泡沫;家庭債務低;一個從根本上健全的銀行系統;也無大的外部失衡問題。<br> 在義大利,去杠杆化的需求並不引人注目,拖累經濟增長很可能是適度的。因此,義大利的外部債務比其他發達國家低得多,其總債務與法國相當,比英國和西班牙的債務水準低。<br><br> 3、出口貿易勢頭看好<br> 義大利經濟依賴出口,出口能力較強。但因石油、天然氣和其他原材料嚴重匱乏,需要大量進口。近年來受經濟和金融危機的影響,義大利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由於國際市場競爭的加劇,出口企業受到重創。目前,義大利正和德國、法國一起,與目前全球日益增加的快速發展經濟體(包括中國)進行競爭,而出口市場仍集中在歐盟國家。<br> 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義大利更具獨特優勢,因為義大利擁有大量的中小企業和多元化產品,更加有利於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捕捉新的商機,甚至是臨時的小商機。這一高度的靈活性與市場需求相結合,形成並鞏固為長期的貿易關係。<br><br> 4、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強<br> 在全球的大多數重要國家中(除了中國),消費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義大利的家庭消費支出占GDP比重為59.26%,進口和出口分別占GDP的26.480%和26.528%。<br> 義大利和英國情況基本相同,家庭消費和進出口情況是瞭解和掌握與私人(金融)市場發展業務潛力的“基本點”,這對義大利來說,比僅按GDP分析進行更好。<br><br> <font size="3" color="#800080">二、義大利家庭財富巨大 </font> <br> 2010年底,義大利的家庭淨財富,即實物資產的總和(房屋、土地等),以及金融資產(存款、債券、股票等),扣除金融負債(抵押貸款和個人貸款等),其總值約相當於86.4億歐元,其中的49.5億歐元與家庭擁有的住房和其他房屋有關。平均而言,每個家庭的財富約36萬歐元,其中最大部分是家庭住房的所有權。這些財富日趨集中,10%最富有家庭擁有的財富占總財富的45%。<br><br> 從嚴格的財務角度來看,義大利人之所以“富”,是因為與可支配收入相比,他們擁有大量的金融資產,而同時金融債務卻不高。世界銀行的資料現實,2006至2010年,義大利的家庭金融資產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始終保持在3%以上,遠遠高於德國、法國和西班牙,而金融債務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卻一直未超過0.9%,在這四個國家中最低。<br><br> 在大多數經濟發達和金融開放的國家,外國機構投資者是最重要的政府直接債務的持有人,而在義大利卻恰恰相反,當地居民家庭直接擁有大量的政府債務。<br><br> <font size="3" color="#800080">三、銀行系統堅實穩固 </font> <br> 與大多數重要歐洲國家相比,義大利銀行系統所具有的特點正是它的一些長處:高水準的企業和家庭貸款;投資組合中低水準的金融資產;較低的杠杆比率;大量資金來源的穩定性(因直接融資比率高)。<br><br> 值得關注的是,義大利銀行系統與其他一些歐洲國家不同的是,一是義大利銀行界在資本和商業模式上受新規則的影響相對較小,包括巴塞爾2.5、巴塞爾3和淨穩定融資比率;二是與其他歐盟國家所發生的情況相反,義大利銀行並不需要國家援助來克服近期的金融危機;三是義大利銀行更為“傳統”,更多地參與金融仲介(直接資金和貸款),而非金融投資。因此,義大利銀行系統已發展成低風險、低回報、更低的損耗和更高的強穩定性的模式。<br><br> <font size="3" color="#800080">四、在其他領域也有出色表現 </font> <br> 1、義大利的工業系統<br> 無論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在義大利經濟領域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傳統的專業化發展引導企業圍繞“義大利製造”的概念不斷調整和發展。傳統上,義大利幾乎沒有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或外國投資者到該國的政策措施,在義大利的外商獨資企業主要集中在具有相當經濟規模的行業。<br> 即使在整個歐盟,義大利的國家援助政策也一直有限。不過,為刺激企業創新和使企業國際化,也出臺多個金融和非金融措施。但和德國、西班牙和法國不同,在當前的經濟危機下,義大利政府並未對企業實施援助計畫。<br><br> 2、利用和開發細分市場的“義大利之路”<br> '''工業區'''<br> 義大利至少有101個工業區,約占整個製造系統的三分之一。2010年,工業區內共有企業285000家、員工150萬,實現出口額746億歐元。 <br> 工業區內企業的規模比義大利企業平均規模大,如東北地區的工業區,營業額在5000萬歐元以上的企業數比1000萬歐元以下的企業多一倍多。<br><br> '''技術支撐'''<br> 義大利重視技術開發和利用,現有27個專門從事技術和應用研究或高科技行業的區域,其中至少有18個對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起到很大作用,位於技術中心的企業表現更加出色。<br><br> '''企業網路協定'''<br> 2009年4月9日,義大利政府頒佈33號法令,出臺“企業網路協定”。企業網路協定是中小企業之間一種新的合作工具,目的是提高各自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所有企業不分規模、地域和類型,通過一種開放型的合同形式,在從事一個共同專案時,發揮整體優勢,彼此合作、資訊共用,在工業、貿易、技術等方面提供幫助。<br> 截至2011年底,意企業參加的這類“網路協定”合同已有114項,在不久的將來,許多微型和中小型企業將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小型的或微型的。借鑒義大利的經驗,歐盟正在改進SBA(小型企業行為),以實現歐盟在微型和中小型企業中創建網路協定的方式。<br> 建立企業網路協定有五項主要目標:提高產品的品質(包括認證)、技術創新、改進行銷政策、市場滲透和環境保護。<br><br> 3、海外市場拓展能力強<br> 出口資料證實義大利在全球範圍內開拓和發展市場商機的能力,在按國際貿易劃分的約30%的產品中,義大利企業的排名在第一至第五位,在細分市場的出口總價值超過2500億美元。<br><br> 4、義大利品牌知名度高<br> 根據最重要的國際排名,義大利有3個品牌可能進入100個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排名,即ARMANI、FERRARI和GUCCI。儘管如此,高檔義大利產品2010年實現營業額超過90億歐元,出口額達15億歐元。因此,有很多品牌會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價值,將比目前更加國際化。另外,在過去幾年裏,許多原產於義大利的品牌成為國際交易的物件,被兼併和收購。<br><br> 5、義大利的家族企業發展強大<br> 在歐洲,義大利絕大多數家族企業在國內經營。據統計,2009年,營業收入超過5000萬歐元的義大利企業中,約有55%是家族企業。2010年,前100家最重要的歐洲家族企業中,義大利有16家。67%的義大利家族企業已經由高級管理人員負責經營管理。<br> 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企業家往往是白手起家的人,因此在管理企業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們控制著多方面的組織機構,在企業規模擴大、結構變得複雜時,管理企業的能力下降。他們還習慣於依靠財務報表來開發、影響和管理企業。<br><br> 6、對家族企業的投資機會多<br> 義大利企業所面臨的困難,也可以被看作是投資機會,亦即:<br> 繼承問題:義大利企業家們清醒地意識到一個現實,強勁的發展需要治理方式和所有權結構的改變。按照當前的發展趨勢,2015年將有四分之一的義大利家族企業的領導人將超過70歲。 信貸緊縮:通過最近對微型和中小企業的調查證實,義大利企業在獲得資金方面正面臨一些困難,表明企業家們很難改善與財政金融機構間的關係。<br><br> 資金不足:2010年底,義大利企業的杠杆比率超過4%,高於歐元區平均水準,比美國高出約12%。<br><br> <font size="3" color="#800080">五、文化遺產價值不可估量 </font> <br> 義大利擁有世界上最為廣泛的文化遺產,有超過3400家博物館以及47個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命名的世界遺產。<br><br> 儘管這些在全世界絕對占首位,但義大利在文化遺產上的經濟回報卻仍非常低。雖然美國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命名為世界遺產的數量僅為義大利的一半,但商業回報竟比義大利高出16倍,即使法國和英國文化遺產的回報也是義大利的4至7倍。<br><br> 鑒於義大利文化的豐富性,他有著不可估量的增長潛力等待挖掘。義大利倫巴第大區商會開展了一項調查,研究結果證實了義大利文化資產(古跡和遺址)的巨大價值,據估算,義大利著名古跡和遺址的品牌價值達3890億歐元,占整個國家公共債務的5%。<br><br> <font size="3" color="#800080">六、南部地區物流平臺大有可為 </font> <br> 義大利地理位置優越,地處歐洲南部,連接亞洲、中東和非洲。由於位於這些主要市場的心臟部位,潛在的消費者估計約有8億之多。<br><br> 義大利物流基礎設施比較完備,擁有超過6500公里的運營高速公路、約21500公里的國家公路、24216公里的鐵路網(其中一些為高鐵)、3個樞紐港口、21個一級商業港口、羅馬和米蘭2個洲際樞紐機場,還有25個貨運村。<br><br> 儘管如此,義大利物流發展還不平衡,北部比南部發達和完善得多,由於北部地方更靠近歐洲大市場,如德國、法國,北部製造業和經濟發展更快。但南部地區處於地中海中部,與歐洲和北非的貿易收入正在上升,加上歐洲商流走廊計畫的實施,南部地區物流發展的巨大潛力將進一步被挖掘。<br><br> <font size="3" color="#800080">七、發達的金融體系 </font> <br> 1、私募股權投資行業<br> 儘管有傳統的偏見和法律方面的不足,私募股權還是在義大利有所發展,但規模(籌資額和投資)較其他歐洲國家低。<br><br> 義大利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的數量不斷上升,在雷曼危機後出現萎縮,目前形成了一些重點和地區性的活躍投資機構。<br><br> 值得一提的是,在義大利有不同種類的投資商,如: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國內資金經理)、初期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政府或政府資助的投資計畫、銀行和泛歐洲基金。<br><br> 2、私募股權的投資回報<br> 在私募股權交易中,投資回報取決於許多因素,在義大利,私募股權的投資回報低於歐洲和美國。有關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2006年至2010年間,在義大利的私募股權交易的平均企業價值倍數的平均企業價值倍數為10—15,而在歐洲和美國的杠杆收購交易(LBO)的平均企業價值倍數分別為8—10和7—10。<br><br> 義大利的中小企業數量眾多,但有些企業的財務狀況不容樂觀,其中利息覆蓋率小於1(即企業稅前利潤不足以支付利息)的生產企業有330家,這些中小企業只有通過轉型才能繼續獲得生存空間。根據調查,適於轉型交易的中小企業所占比例為4.32%。因此,私募股權在義大利的發展大有潛力。<br><br> 3、義大利私募股權投資方式<br> 義大利私募股權投資與其他國家相比(尤其是英屬國家)有以下幾點不同:<br> 一是購買交易通常集中於非上市公司、家族企業和高杠杆企業;<br> 二是利用個人和非正式關係,與當地獨特的技術和專門知識相結合,對成功交易至關重要;<br> 三是在擴展交易中,私募股權機構習慣於購買少數股權;<br> 四是企業採取選擇私人股本投資者的過程,是針對確定的“合作夥伴”而不是獲得最好和最高的公司評估值。<br><br> 4、PPP融資模式在義大利的發展<br> 義大利可被視為歐洲PPP融資模式(是一種公共部門與私營企業間的合作模式)最有經驗的國家,政府預算的限制和大的外國投資的缺乏,使公共機構、私人企業和銀行被迫走到一起尋找創新解決方案。<br><br> 2002-2011年之間,有超過13600項招標,總價值在660億歐元。同期,超過3600項成交,價值400億歐元。<br><br> 市政專案是義大利PPP交易中最活躍的主題,但每次交易的平均金額是其中最低的。其中,交通運輸和公用事業(水、氣、能源和電信)是涉及數量較多的最重要部門。<br><br> 5、義大利的證券交易所<br> 義大利證券交易所是倫敦證券交易所(LSE)的一部分,它為企業和證券發行提供了廣泛和先進發達的支撐系統,包括328家上市企業、752家ETP基金、1040家上市證券的固定收益。2012年資料顯示,義大利股票市場名列歐洲周轉率水準第一、ETFS交易第一、固定收入交易和營業額第一。義大利股票市場為外國和全球投資者提供了交易平臺;是歐洲流動性最強的市場;股息利益率市場排名領先;交易成本低、效率高,售後服務好。 <BR> <BR><BR> <p align="right">文:商情百科編輯部 /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 全國海峽兩岸法律事業部 </p> <br> {{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下版型A002}}
模板:Uneedadv專欄廣告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模板: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上版型A002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模板: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下版型A002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模板: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版型A002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返回
國際投資法律:投資義大利的七大主要優勢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 專欄 正體版首頁
》 特別企劃
》 刊登廣告
》 客戶相關實蹟
UneedADV 頻道
※ U-首頁
※ U-商情百科
※ U- I 藝術
※ U-古詩文
商情百科 專欄語系
※ 專欄 正體版
※ 专栏 简体版
※ Column English
※ コラム 日本語
商情百科 專欄
※ 呂榮海律師執業30年代表案例(三.4)
※ 台灣建築大師李重耀
※ 專訪 用酒看人生的儒商王致遠
※ 極品冰滴咖啡
※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
※ 公司創新型法律風險管理模式(三)
※ 呂祖謙的儒(理)學、法理學(四)
※ 專欄:藝術跨界精品
※ 大陸人民來台投資之相關法律規定
國際商情 其他資訊
※ 國際商情 全球行銷
※ 雕繪名家 許盈宜
※ 友情連接
國際商情 探索
※ 周公解梦境
※ 紫微斗数
鄭鴻文(CEO/書法家)
※ 中文
※ 日語
※ English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