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專欄:呂祖謙的儒(理)學、法理學(六) 的原始碼
←
專欄:呂祖謙的儒(理)學、法理學(六)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此頁面已設為保護防止編輯或其他操作。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版型A002}} {{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上版型A002}} {{專欄:呂祖謙的儒(理)學、法理學}} <b><font size="4" color="#0000FF">第六章 文學與載道</font></b> <br> <br> (編者注)<br> 文學既可載道,亦可歌詠人生,陶冶性情。少了詩、文,人生也太無趣了。呂祖謙重文學,編「文海」、「皇朝文鑑」,喜三蘇文,作「古文關鍵」一文,評述、標注唐、宋大家之文章,奠定「唐宋八大家」之基礎,而別於其他理學家視文學為「玩物喪志」。特輯本章:<br><br> 運用在「法律」上,法學家、司法官、律師之論文、判決、訴狀均須以「文」表達,切忌「詞不達意」!好的法學論文、判決、訴狀,情、理、法兼備。<br> 1、看古文要法<br> 總論看文字法 <br> 學文須熟看韓、柳、歐、蘇。先見文字體式,然後徧攷古人用意下句處。蘇文當用其意,若用其文,恐易厭人,蓋近世多讀故也。<br> 第一看大概主張。<br> 第二看文勢規模。 <br> 第三看綱目關鍵:如何是主意、首尾相應,如何是一篇鋪叙次第,如何是抑揚開合處。<br> 第四看警策句法:如何是一篇警策,如何是下句、下字有力處,如何是起頭換頭佳處,如何是繳結有力處,如何是融化屈折、翦截有力處,如何是實體、貼題目處。<br><br> 看韓文法<br> 簡古 一本於經,亦學《孟子》。<br> 學韓簡古,不可不學他法度,徒簡古而乏法度,則樸而不文。<br><br> 看柳文法<br> 關鍵 出於《國語》。<br> 當學他好處,當戒他雄辯,議論文字亦反覆。<br><br> 看歐文法<br> 平淡 祖述韓子,議論文字最反覆。<br> 學歐平淡,不可不學他淵源,徒平淡而無淵源,則委靡不振。<br><br> 看蘇文法<br> 波瀾 出於《戰國策》、《史記》,亦得關鍵法。<br> 當學他好處,當戒他不純處。 <br><br> {{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下版型A002}} {{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上版型A002}} 看諸家文法<br> 曾文 專學歐,比歐文露筋骨。<br> 子由文 太拘執。<br> 王文 純潔,學王不成,遂無氣焰。<br> 李文 太煩。亦麄。<br> 秦文 知常而不知變。<br> 張文 知變而不知常。<br> 晁文 麄率,自秦而下三人皆學蘇者。<br> 以上評韓、柳、歐、蘇等文字,說齋先生、唐仲友亦常以此說誨人。<br><br> 論作文法<br> 文字一篇之中須有數行齊整處,須有數行不齊整處。或緩或急,或顯或晦,緩、急、顯、晦相間,使人不知其為緩、急、顯、晦,常使經緯相通,有一脉過接乎其間,然後可。蓋有形者綱目,無形者血脉也。<br> 有用文字,議論文字是也。<br> 為文之妙,在叙事狀情:筆健而不麄,意深而不晦,句新而不怪,語新而不狂,常中有變,正中有奇,題常則意新,意常則語新,辭源浩渺而不失之冗,意思新轉多則不緩,結前生後,曲折斡旋,轉換有力,反覆操縱。上下,離合,聚散,前後,遲速,左右,遠近,彼我,一二,次第,本末,明白,整齊,緊切,的當,流轉,豐潤,精妙,端潔,清新,簡肅,清快,雅健,立意,簡短,閎大,雄壯,清勁,華麗,縝密,典嚴。<br><br> 以上格制詳具於下卷篇中。<br> 論文字病:深,晦,怪,冗,弱,澀,虛,直,疎,碎,緩,暗,塵俗,熟爛,輕易,排事,說不透,意未盡,泛而不切。(呂祖謙全集,第十一冊,古文關鍵,第一至三頁)<br><br> 2、例:潮州韓文公廟碑(蘇軾)(呂祖謙選評)<br>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此是二句起頭。呂祖謙注)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為。故申、呂自嶽降,傅說為列星,古今所傳,不可誣也。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寓於尋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間。卒然遇之,王公失其貴,晉、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賁、育失其勇,儀、秦失其辯。(五箇『失』字,如破竹之勢。呂祖謙注)是孰使之然哉?(只一句鎖。呂祖謙注)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矣。(此四『不』字亦有力。呂祖謙注)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嶽,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br><br> 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並起。歷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以上見呂祖謙全集第十一冊,古文關鍵,第108頁)<br><br> 3、看《詩》即是史<br> 看《詩》即是史,史乃是實事。如《詩》甚是有精神,抑揚高下,吟咏諷道,當時事情可想而知(東萊呂太史外集卷第五,呂祖謙全集第一冊,729頁)<br><br> 4、詩者人之性情<br> 詩者,人之性情而已,必先得詩人之心,然後玩之易入。(麗澤論說集錄卷三•門人所記詩說拾遺,第112頁,呂祖謙全集第二冊)<br><br> 5、看詩以情體之,識得正心,不可過<br> 看《詩》須是以情體之,如看《關睢》詩,須識得正心,一毫過之,便是私心。如『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此樂也,過之則為淫;『求之不得,輾轉反側』,此哀也,過之則為傷。天生蒸民,有物必有則,自有準則在人心,不可過也。(麗澤論說集錄卷三•門人所記詩說拾遺,第112頁,呂祖謙全集第二冊)<br><br> 6、東萊詩選<br> 許由<br> 許由不耐事,逃堯獨參寥。<br> 行至箕山下,盈耳康衢謠。<br> 謂此污我耳,臨流洗塵嚣。<br> 水中見日馭,勞苦如堯朝。<br> 誰云能避世,處處悉逢堯。 <br> (東萊呂太史文集卷一,第1頁,呂祖謙全集,第一冊)<br><br> 富陽舟中夜雨<br> 萬頃煙波一葉舟,<br> 已將心事付溟鷗。<br> 蓬籠夜半蕭蕭雨,<br> 探借幽人八月秋。<br> (東萊呂太史文集卷一,第4頁,呂祖謙全集,第一冊)<br><br> 歸途詠<br> 白雲收,水共流,飛簾猶未捲,回首晚山相對愁,何尤。<br> (呂祖謙全集,第一冊,第852頁)<br><br> 江南序<br> 嚴前清漱玉,銀線掛朱簾。<br> 山隱隱,水漣漣,石峽浮雲帶斷煙。<br> 登臨旋鳥道,身嚮白雲邊。<br> 重來曲水三杯酒,坐卧苔磯一醉眠。<br> (呂祖謙全集,第一冊,第852頁)<br><br> 聽雨軒<br> 弟兄真樂有誰知,頗憶蘇公聽雨詩。<br> 小院深沈人靜後,虛簷蕭瑟夜分時。<br> 對床夜夢歸燈火,浮世身名付酒巵。<br> 書冊一窗生計足,怡然戲綵慰親思。<br> (呂祖謙全集,第一冊,第850頁)<br><br> 7、(編著注)呂祖謙編注之文學選輯:東萊集註觀瀾文集(呂祖謙全集第10冊)、東萊標注三蘇文集(全集第11冊)、皇朝文鑑(全集第12、13、14冊)、麗澤集詩(全集第15冊)、詩律武庫、臥遊錄(全集第16冊) <br><br> |}
模板:Column1a0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模板:Uneedadv專欄廣告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模板: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上版型A002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模板: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下版型A002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模板: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版型A002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模板:專欄:呂祖謙的儒(理)學、法理學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返回
專欄:呂祖謙的儒(理)學、法理學(六)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18.117.146.178
此 IP 位址的對話頁面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 專欄 正體版首頁
》 特別企劃
》 刊登廣告
》 客戶相關實蹟
UneedADV 頻道
※ U-首頁
※ U-商情百科
※ U- I 藝術
※ U-古詩文
商情百科 專欄語系
※ 專欄 正體版
※ 专栏 简体版
※ Column English
※ コラム 日本語
商情百科 專欄
※ 呂榮海律師執業30年代表案例(三.4)
※ 台灣建築大師李重耀
※ 專訪 用酒看人生的儒商王致遠
※ 極品冰滴咖啡
※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
※ 公司創新型法律風險管理模式(三)
※ 呂祖謙的儒(理)學、法理學(四)
※ 專欄:藝術跨界精品
※ 大陸人民來台投資之相關法律規定
國際商情 其他資訊
※ 國際商情 全球行銷
※ 雕繪名家 許盈宜
※ 友情連接
國際商情 探索
※ 周公解梦境
※ 紫微斗数
鄭鴻文(CEO/書法家)
※ 中文
※ 日語
※ English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