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特輯:中國台商-中國對台商權益保護01 的原始碼
←
特輯:中國台商-中國對台商權益保護01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此頁面已設為保護防止編輯或其他操作。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版型A002}} {{中國台商}} {{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上版型A002}} <p align="center"> [[特輯:中國台商-中國對台商權益保護01|權益保護01]] |[[特輯:中國台商-中國對台商權益保護02|權益保護02]] |[[特輯:中國台商-中國對台商權益保護03|權益保護03]] |[[特輯:中國台商-中國對台商權益保護04|權益保護04]] </P> <br> <font size="4">'''一、專門法治的創立,實現有法可依''' </font> <br> <br> ==(一)現行法律體系構成== 1、1988年7月,國務院頒佈了《國務院關於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規定》,這是未保護臺灣同胞來大陸投資制定的第一部專門的行政法規。 <br><br> 2、1994年3月,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六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進一步提升了保護臺胞投資及其權益的法律層級,使臺胞的投資、投資收益和其他合法權益有了專門的保障性法律。 <br><br> 3、1999年12月,在廣泛徵求台商意見,深入調研15個台企中區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依法保護臺胞權益的措施;各省市也陸續出臺了“實施辦法”,使台商投資保障的法律環境趨於完善。<br><br> 4、2005年3月1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明確規定“國家依法保護臺灣同胞的權利和利益”,再次以法律的形式宣示保障臺胞權益。與此同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分別出臺了一系列保護臺胞合法權益的司法解釋和規定,為臺胞權益保護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br><br> 此外,還有大量的地方法規,如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辦法、浙江省臺灣同胞投資保障條例、四川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辦法、重慶市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條例、南京市鼓勵和保護臺灣同胞投資條例、寧波市臺灣同胞投資保障條例、大連市鼓勵和保護臺灣同胞投資的規定,等。<br><br> ==(二)現行法律的保護範疇== ===1、對台商投資的法律定位:外資待遇-專門優惠-等同大陸待遇=== 1988年的《國務院關於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規定》規定:“臺灣投資者在大陸投資舉辦擁有全部資本的企業、合資經營企業和合作經營企業,除適用本規定外,參照執行國家有關涉外經濟法律、法規的規定,享受相應的外商投資企業待遇”。這些待遇主要體現於大陸頒佈的外商投資企業法和稅法之中。1994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規定:“臺灣同胞投資企業依照國務院關於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有關規定,享受優惠待遇”(第十三條)。這說”明台商在享受外商投資待遇之外,各省市地方政府還制定了一些對台資的專門優待政策。1999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實施細則》規定:“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在購買機器設備、原材料及輔料等物資以及獲得水、電、熱、貨物運輸、勞務、廣告、通信等服務方面,享有與大陸其他同類企業同等的待遇。臺灣同胞投資者個人和臺灣同胞投資企業中的臺灣同胞職工在交通、通信、旅遊、旅館住宿等方面,享有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臺灣同胞投資者個人的子女和臺灣同胞投資企業中的臺灣同胞職工的子女,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入大陸的小學、中學和高等學校接受教育。臺灣同胞投資者或者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在臺灣同胞投資集中的地區,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設立臺灣同胞子女學校”。<br><br> ===2、確立對台商投資的保護內容=== ====1) 投資權益的保護==== 《投資保護法》第三條規定:“國家依法保護臺灣同胞投資者的投資、投資收益和其他合法權益”。《實施細則》第三條也規定:“臺灣同胞投資者的投資投資收益和其他合法權益受國家保護法律保護,任何機關、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佔、損害”。這裏規定的是一般保護原則,具體的法律保護體現在民法、行政法以及刑法之中。對台商投資權益的侵害,其嚴重者可以受到刑事處罰。<br><br> ====2) 不實行國有化和特殊情況下徵收的補償==== 《投資保護法》第四條規定:“國家對臺灣同胞投資者的投資不實行國有化<br> 和徵收: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對臺灣同胞投資者的投資可以依照法律程式實行徵收,並給予相應的補償。”《實施細則》又進一步規定:“國家對臺灣同胞投資者不實行國有化和徵收: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對臺灣同胞投資者的投資可以依照法律程式實行徵收,並給予相應的補償。補償相當於該投資再徵收決定前一刻的價值,包括從徵收之日起至支付之日止按合理利率計算的計息,並可以依法兌換外匯、匯回臺灣或者匯往境外”。 《實施細則》對《投資保護法》中在特殊情況下徵收應“相應補償”的概念給出了具體定義。<br><br> ====3) 台商企業自主經營權的保護==== 《實施細則》第十八條規定:“臺灣同胞投資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經審批機關批准的合同、章程,享有經營管理的自主權。臺灣同胞投資企業經營管理的自主權受國家法律保護,不受任何機關、單位或者個人的非法干預和侵犯。”<br><br> ====4) 對台商及其家屬和員工人身安全和自由的保護==== 根據《實施細則》第二十五條,“國家依法保護臺灣同胞投資者個人及其隨行家屬和臺灣同胞投資企業中的臺灣同胞職工及其隨行家屬的人身自由和人身安全。除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辦理的外,不得對臺灣同胞採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br><br> ====5) 不受政府機關施加非法收費、攤派或罰款的保護==== “國家機關對臺灣同胞投資企業收費的專案和標準,應當與大陸其他同類企業相同。任何機關或者單位不得對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另收立收費專案或者提高收費標準。任何機關或者單位不得向臺灣同胞企業攤派人力、物力、財力,不得對臺灣同胞投資企業進行法律、法規規定以外的檢查、罰款,不得違反國家規定強制或者變相強制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參加各類培訓、評比、鑒定、考核等活動。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對違反上述規定的行為,有權拒絕並向政府有關部門舉報。接受舉報的政府部門應當依法作出處裏,並未舉報人保密。”<br><br> ==(三)法制的修訂與完善== 2007年4月,受國務院委託,陳雲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了尤商務部和國台辦共同起草的《國務院關於臺灣同胞投資合法權益保護工作情況的報告》。該報告總結了臺灣同胞投資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基本情況,並明確提出對《投資保護法》及其《實施細則》的修改,儘快為臺胞合法權益保護創造高度法制化環境。<br><br> 商務部認真學習了《公司法》、《物權法》、《勞動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研究提出了修改《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實施細則》的具體思路,並會同國台辦邀請台資企業代表、國務院有關部委、地方商務主管部門代表、地方臺灣事務辦事機構代表、專家學者,先後在北京、南寧、武漢三次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為下一代修法工作奠定基礎。<br><br> 另外,以兩岸商簽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為契機,推動簽署兩岸投資保護協議。兩岸商簽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的協商進程即將啟動,商簽協定的工作將會有序展開,投資保護將是協定中的重要內容。商務部將會同台辦和其他工作部門,加強與臺灣相關機構的聯繫,積極推進投資保護協定的商簽工作。 <br> <br><br> <p align="center"> [[特輯:中國台商-中國對台商權益保護01|權益保護01]] |[[特輯:中國台商-中國對台商權益保護02|權益保護02]] |[[特輯:中國台商-中國對台商權益保護03|權益保護03]] |[[特輯:中國台商-中國對台商權益保護04|權益保護04]] </P> <br> {{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下版型A002}}
模板:Uneedadv專欄廣告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模板:中國台商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模板: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上版型A002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模板: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下版型A002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模板: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版型A002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返回
特輯:中國台商-中國對台商權益保護01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52.14.138.123
此 IP 位址的對話頁面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 專欄 正體版首頁
》 特別企劃
》 刊登廣告
》 客戶相關實蹟
UneedADV 頻道
※ U-首頁
※ U-商情百科
※ U- I 藝術
※ U-古詩文
商情百科 專欄語系
※ 專欄 正體版
※ 专栏 简体版
※ Column English
※ コラム 日本語
商情百科 專欄
※ 呂榮海律師執業30年代表案例(三.4)
※ 台灣建築大師李重耀
※ 專訪 用酒看人生的儒商王致遠
※ 極品冰滴咖啡
※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
※ 公司創新型法律風險管理模式(三)
※ 呂祖謙的儒(理)學、法理學(四)
※ 專欄:藝術跨界精品
※ 大陸人民來台投資之相關法律規定
國際商情 其他資訊
※ 國際商情 全球行銷
※ 雕繪名家 許盈宜
※ 友情連接
國際商情 探索
※ 周公解梦境
※ 紫微斗数
鄭鴻文(CEO/書法家)
※ 中文
※ 日語
※ English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