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裝修分享:居家空間的光設計: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UneedADV 專欄 - 國際商情、世界文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30: 行 30:
 
若居家所選擇的是3000k燈泡色的黃光,建議油漆可用徧純白的白色。若是4000k或6000k的白光,就可用較為徧黃的白色(百合白,珍珠白),這樣居家的氛圍才不會黃到過於昏暗,或白到過於冷清。<BR><BR>
 
若居家所選擇的是3000k燈泡色的黃光,建議油漆可用徧純白的白色。若是4000k或6000k的白光,就可用較為徧黃的白色(百合白,珍珠白),這樣居家的氛圍才不會黃到過於昏暗,或白到過於冷清。<BR><BR>
  
[[Image:匯德生物科技20140919C.jpg|thumb|420px|left|link=|
+
[[Image:尚禾設計分享20141001C.jpg|thumb|420px|left|link=|
 
圖三:黃光應搭配淺色油漆,才不致於昏暗。
 
圖三:黃光應搭配淺色油漆,才不致於昏暗。
 
]]
 
]]
行 45: 行 45:
 
以上供大家在裝潢過程中參考。<BR><BR>
 
以上供大家在裝潢過程中參考。<BR><BR>
  
◎文圖/[[尚禾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尚禾設計]] <br>
+
◎文圖/[http://company.uneedadv.com/%E5%B0%9A%E7%A6%BE%E5%AE%A4%E5%85%A7%E8%A3%9D%E4%BF%AE%E8%A8%AD%E8%A8%88%E6%9C%89%E9%99%90%E5%85%AC%E5%8F%B8 尚禾設計] <br>
  
 
{{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下版型A002}}
 
{{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下版型A002}}

於 2014年10月13日 (一) 13:01 的最新修訂

<< 返回 專欄首頁

居家空間的光設計

對於大部份的人來說,在思考一個新家的裝潢時,最為著重的常常是空間風格的選擇,收納機能的解決,對於光環境,往往只著重於燈飾的挑選,很少會去思考,”光”,到底在新家中的設計重點是什麼。在此尚禾設計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分享幾個居家光環境的設計原則。 

A:自然採光的設計原則
1.建物的方位:
沒錯! 看房子時會拿羅盤,應該都是看風水吧! 但住宅的方位,往往隱藏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太陽的軌跡。它會告訴我們,這個房子的自然光的表情。

2.窗戶的方位與機能配置:
在台灣,西南面的窗戶往往承受著強烈的西晒,所以西面的窗戶應避免面窗配置書桌或電視,否則午後光線對比太強,會造成閱讀上的不便。

北面的窗戶日照時間短,可搭配透明玻璃或加大窗戶面積,增加採光。

東面的窗戶,在早晨光線充足,可配置餐廳廚房等空間,在一天的開始的早餐時光,會讓人精神飽滿,活力加倍。

圖一:西南方的開窗,即使地下室空間,也可讓自然光照入。
圖二:北面的可開大窗,增加採光。


B:人工光源的設計原則
1.燈光顏色與油漆顏色的選擇:

白光? 黃光? 我想這是一般人在決定燈飾時,最直接的選擇。但別忘了一件事,人工光源在室內空間的另一個相當重要的特性,即是光線的漫射。尤其是當下非常流行的間接照明的設計。最後決定空間燈光氛圍的,往往不只有燈光的顏色,另外還有油漆的顏色。光是白色油漆,就有相當多不同的白色。

若居家所選擇的是3000k燈泡色的黃光,建議油漆可用徧純白的白色。若是4000k或6000k的白光,就可用較為徧黃的白色(百合白,珍珠白),這樣居家的氛圍才不會黃到過於昏暗,或白到過於冷清。

圖三:黃光應搭配淺色油漆,才不致於昏暗。
圖四:明亮的配色,可造成光線的漫射。

同理,若是居家建材的配色較深,則必需增加燈具的數量,反之,若建材都是淺色,甚至是會反光的地板材,則燈具不用太多,居家的照度就足夠了,這就是光線漫射的原理。

2.燈光的配置與使用的直覺:

在檢討燈光計畫時,需不時模擬使用者在空間中的行為,才能決定開關的配置,燈具的配置。晚上回家時如何開燈,出門時如何關燈,半夜起來上廁所時需要那些燈,進房間時如何開關燈...等。好的設計,應該讓使用者不用花時間去思考及尋找燈具的開關。

以上供大家在裝潢過程中參考。

◎文圖/尚禾設計

許盈宜藝術包.gif

國際首創的頂級雕繪藝術

20141225C01.gif

增加「商務力」的好方法

商情百科20150702.gif

商情百科【品牌推廣/經銷商】

鄭鴻文(書法家).jpg

官網 | Instagram | FB

Uneedadv | 商情百科 | 愛藝術 | 友情鏈結 |

鄭鴻文 (CEO/書法家): | 正體 | 简体 | 日語 | English | - 搜尋: | 正體 | 简体 | English | Español | हिन्दी | Português | বাংলা | Русский | Deutsch | 日語 | 한국어 | Français | Italiano | Türkçe | ไทย | Tiếng Việ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