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呂祖謙的儒(理)學、法理學(一):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UneedADV 專欄 - 國際商情、世界文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国际商情.商情百科 关键时刻版型A002}} {{國際商情.商情百科 專欄上版型A002}} {{專欄:呂祖謙的儒(理)學、法理學}} <b><font size="4" color="#0000FF">...)
 
(已保護「專欄:呂祖謙的儒(理)學、法理學(一)」([編輯=僅允許管理員](無限期)[移動=僅允許管理員](無限期)))
(無差異)

於 2014年3月29日 (六) 11:11 的修訂

模板:国际商情.商情百科 关键时刻版型A002

專欄:呂祖謙的儒(理)學、法理學
圖像
呂祖謙.jpg
大綱
序 章 宇宙觀、人生觀
第一章 理學之呂學,君子以朋友講習
第二章 鵝湖會精神:以廣大為心,公平觀理,求同存異
第三章 理
第四章 心•涵養
第五章 功、用及踐履
第六章 文學與載道
第七章 訟、法、官箴

待續.....

編著
呂榮海 律師

第一章 理學之呂學,君子以朋友講習

(一) 理學之呂學

1、朱學、呂學、陸學
宋乾、淳以後,學派分而為三:朱學也,呂學也,陸學也。三家同時,皆不甚合。朱學以格物致知,陸學以明心,呂學則兼取其長,而復以中原文獻之統潤色之。門庭徑路雖別,要其歸宿於聖人,則一也(謝山 同谷三先生書院記,《宋元學案》卷五十一東萊學案,1653頁,華世出版社版)

2、朱、陸、呂,鼎立為世師
東萊先生以理學辨朱、張,鼎立為世師,其精辭奧義,豈後學所能窺其萬分之一。然嘗觀之,晦翁與先生同心者,先生辯詰之不少恕,象山與晦翁異論者,先生容下之不少忤。鵝湖之會,先生謂元晦英邁剛明,而工夫就實入細,殊未易量;謂子靜亦堅實有力,但欠開闊。其後象山祭先生文,亦自悔鵝湖之會集粗心浮氣。然則先生忠厚之至,一時調娛其間,有功於斯道何如邪!若其講學之要,尤有切于今日者,學者不可不亟自思也。蓋理學雖歷萬世而無變,講之者每隨世變而輒易,要當常以孔子之說為已深,至濂溪則言太極,至橫渠則言太虛,又盡發其秘,視子思、孟子之說為益深。一議論出,一士習變。至晦庵先生出,始會萃濂、洛之說,以上達洙泗之傳,取本朝諸儒議論之切于後學者為近思錄,然猶以「無極太極」、「陰陽造化」冠之編首,則亦以本朝之議論為本也。東萊先生乾道四年規約,以孝弟忠信為本,明年規約,以明理躬行為本。至其題近思錄卷首,則謂「陰陽性命,特使之知所嚮。講學具有科級,若躐等陵節,流于空虛,豈所謂『近思』?」嗚呼,學者可以觀矣!(黃東發 日鈔,《宋元學案》卷五十一東萊學案,1679頁,華世出版社版)

許盈宜藝術包.gif

國際首創的頂級雕繪藝術

20141225C01.gif

增加「商務力」的好方法

商情百科20150702.gif

商情百科【品牌推廣/經銷商】

鄭鴻文(書法家).jpg

官網 | Instagram | FB

Uneedadv | 商情百科 | 愛藝術 | 友情鏈結 |

鄭鴻文 (CEO/書法家): | 正體 | 简体 | 日語 | English | - 搜尋: | 正體 | 简体 | English | Español | हिन्दी | Português | বাংলা | Русский | Deutsch | 日語 | 한국어 | Français | Italiano | Türkçe | ไทย | Tiếng Việt |

3、朱、張、呂三賢,同德同業
朱、張、呂三賢,同德同業,未易軒輊。張、呂早卒,未見其止,故集大成者歸朱耳…(全祖望案語,《宋元學案》卷五十一東萊學案,1678頁,華世出版社版)

4、東萊平心易氣,宰相之量
小東萊之學,平心易氣,不欲逞口舌以與諸公角,大約在陶鑄同類以漸化其偏,宰相之量也。惜其早卒,晦翁遂日與人苦爭,并詆及婺學。而宋史之陋,遂抑之于儒林。然後世之君子終不以為然也。(全祖望案語,《宋元學案》卷五十一東萊學案序錄, 1652頁,華世出版社版)

5、胸有雲夢之富
嗚呼伯恭!有蓍龜之智而處之若愚,有河漢之辯而守之若訥。胸有雲夢之富而不以自多,辭有黼黻之華而不易其出…(朱文公(熹)語,《宋元學案》卷五十一東萊學案,1676頁,華世出版社版)

6、兼揔眾說,未敢有輕議前人之心,可謂敦厚之教
朱熹:今觀呂氏《家塾》之書,兼揔眾說,巨細不遺,挈領提綱,首尾該貫,既足以息夫同異之爭,而其述作之體,則雖融合通徹,渾然若出於一家之言,而一字之訓,一事之義,亦未嘗不謹。其說之所自,及其斷以己意,雖或超然出前人意慮之表,而謙讓推託,未嘗敢有輕議前人之心也。嗚呼!如伯恭父者,真可謂有意乎温柔敦厚之教矣…。(朱熹,呂氏家塾讀詩記序,引自呂祖謙全集,第四冊,1頁,浙江古籍出版社)

(編者注)
程朱理學、陸王心學思想影宋、元、明、清及東亞一千年,非朱即陸。至清末始完全被西學打垮,而流於西學之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非資即社,此莫非「人之情厭常有嗜怪」,或處危急而須用極端猛藥,然「極」過仍須回到「常」,為中庸之道。

呂祖謙哲學之特色是「不私一說」,集理學、心學及功用之學之優點,並與各派之精英,俱成學友,既互相鼓勵,又互相勸戒可能之缺點,並招集鵝湖會,論辯朱、陸雙方觀點,求同存異,企定其所適從,在思想史上傳為佳話。此章特輯其代表性學友朱、陸、張、陳、葉之思想精華及其警戒,以彰孔子所傳「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都需要益友。

(二) 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7、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易經第58卦(兌卦):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易經《彖傳》)

8、朋友取益多,樂得朋友來
…古人欲得朋友,與琴瑟簡編,常使心在於此。惟聖人知朋友之取益為多,故樂得朋友之來。(出自張載《性理拾遺》,引自《近思錄》卷五,37)

9、(附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

(三)朱熹

10、朱子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
祖望謹案:楊文靖公四傳而得朱子,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矣!江西之學,浙東之學,非不岸然,而終不能諱其偏。然善讀朱子之書者,正當徧求諸宗,以收去短集長之益,若墨守而屏棄一切焉,則非朱子之學也。(《宋元學案》卷四十八晦翁學案,1495頁,華世出版社版)

11、理與天地、人物
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無人、無物。都無該載了。有理便有氣流行,發育萬物(朱子語錄)

12、天理與人欲
有箇天理,便有箇人欲。蓋緣這箇天理,有箇安頓處。才安頓得不恰好,便有人欲出來(朱子語錄)

13、涵養、致知、力行
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不涵養則無主宰,既涵養又須致知,既致知又須力行。亦須一時並了,非語今日涵養,明日致知,後日力行也(朱子語錄)

14、一個身如何兼得許多,主一上做工夫
熹舊時亦要無所不學,禪、道、文章、楚辭、詩、兵法,事事要學。一日,忽思之曰:「且慢,我只一箇渾身,如何兼得許多。」自此逐時去了。學者須是主一上做工夫,若無主一工夫,則所請底義理,無安著處,都不是自家物事。工夫到時,鑱主一便覺意思好,卓然精明。不然,便散漫消索了沒意思。(朱子語錄)

15、理一分殊
天地之間,人物之眾,其理本一,而分未嘗不殊也。以其理一,故推己可以及人。以其分殊,故立愛必自親始。(朱熹《孟子或問》梁惠王第一上)

16、人為萬物之靈,心也
人之所以位天地之中而為萬物之靈者,心而已矣。然心之為體,不可以聞見得,不可以思慮得,謂之有物則不得于言,謂之無物則日用之間無適而非是也…(《宋元學案》卷四十九晦翁學案下,1557頁,華世出版社版)

17、常人之學,多是偏於一理,主于一說,故不見四旁,以起爭辯。聖人則中正和平,無所偏倚。

18、聖門日用工夫,甚覺淺近。然推之理,無所不包,無所不貫,及其充廣,可與天地同其廣大。故為聖、為賢,位天地,育萬物,只此一理而已。

19、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過一邊,則一邊受病。如程子云「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分明自作兩腳說,但只要分先後輕重。論先後,當以致知為先;論輕重,當以力行為重。

20、源頭活水(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四)陸九淵

21、「人與天地萬物,皆在無窮之中者也。」

22、「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

23、「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聖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

24、「道塞宇宙,非有所隱遁,在天曰陰陽,在地曰剛柔,在人曰仁義。仁義者,人之本心也」、「此理塞宇宙,誰能逃之,順之則吉,逆之則凶」(以上見陸九淵年譜,陸九淵集卷三十六,中華書局版,第483頁)

25、朱元晦曾作書與學者云:「陸子靜專以尊德性誨人,故游其門者多踐履之士,然於道問學處欠了。某教人豈不是道問學處多了些子?故游某之門踐履多不及之。」觀此,則是元晦欲去兩短,合兩長。然吾以為不可,既不知尊德性,焉有謂道問學? (陸九淵集卷三十四,語錄上,中華書局版,第400頁)

26、「墟墓興哀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沈。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辨只今。」(陸九淵集卷二十五,詩,中華書局版,第301頁)

27、斷訟是本心
四明楊仲敬(簡)時主富陽簿,攝事臨安府中,始承教於先生。及反富陽,三月二十一日,先生過之,問:「如何是本心?」先生曰:「惻隱,仁之端也;羞惡,義之端也;辭讓,禮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本心。」對曰:「簡兒時已曉得,畢竟如何是本心?」凡數問,先生總不易其說,敬仲亦未省。偶有鬻扇者訟至於庭,敬仲斷其曲直訖,又問如初。先生曰:「聞適來斷扇訟,是者知其為是,非者知其為非,此即敬仲本心。」敬仲忽大覺,始北面納弟子禮。故敬仲每云:「簡發本心之問,先生舉是日扇訟是非答,簡忽省此心之無始末,忽省此心之無所不通。」…(陸九淵集,卷三十六,年譜,中華書局版,487~488頁)

(編者注)
現代法官常在諸多證據、法理、事理堆中「自由心證」,自由心證亦為「本心」,是正或非正,豈可不自重哉?如為是,則每案皆如聖人功德事。


28、此必江西陸子靜之文
乾道八年壬辰,先生三十四歲。春試南宮…呂伯恭祖謙為考官。讀先生易卷…又讀天地之性人為貴論…伯恭曰:「此卷超絕有學問者,必是江西陸子靜之文,此人斷不可失也。」又併囑考官趙汝愚子直,二公亦嘉其文,遂中選。他日伯恭會先生曰:「未嘗欵承足下之教,一見高文,心開目明,知其為江西陸子靜也。」(陸九淵年譜,陸九淵集卷三十六,中華書局版,486頁)

29、六經皆註我
或問先生何不著書?對曰:「六經註我,我註六經。」韓退之是倒做,蓋欲因學文而學道。歐公極似韓,其聰明皆過人,然不合初頭俗了。或問如何俗了?曰:「符讀書城南三上宰相書是已。」至二程方不俗,然聰明卻有所不及。(陸九淵集卷三十四,語錄上,中華書局版,399頁)

30、義理在人心,反而思之則得
義理之在人心,實天之所與,而不可泯滅焉者也。彼其受蔽於物而至於悖理違義,蓋亦弗思焉耳。誠能反而思之,則是非取舍蓋有隱然而動,判然而明,決然而無疑者矣。(陸九淵集卷三十二,拾遺,中華書局版,378頁)

31、不可專恃法度,須踏實格物窮理
讀介甫書,見其凡事歸之法度,此是介甫敗壞天下處。堯舜三代雖有法度,亦何嘗專恃此。…或問:「介甫比商鞅如何?」先生云:「商鞅是腳踏實地,他亦不問王霸,只要事成,卻是先定規模。介甫慕堯舜三代之名,不曾踏得實處,故所成就者,王不王,霸不霸。本原皆因不能格物,模索形似,便以為堯舜三代如此而已。所以學者先要窮理。」(陸九淵集卷三十五,語錄下,中華書局版,441、442頁)

32、每事當以堯舜為法,豈足以法堯舜
裕陵(編者注:宋神宗)之得公(注:王安石),問唐太宗何如主?公對曰:「陛下每事當以堯舜為法,太宗所知不遠,所為未盡合法度。」…惜哉!公之學不足以遂斯志…勉其君以法堯舜,是也,而謂每事當以為法,此豈足以法堯舜者乎?謂太宗不足法,可也,而謂其所為未盡合法度,此豈足以度越太宗者乎…(荆國王文公祠堂記,陸九淵集卷十九,中華書局版,231、232頁)

33、《與呂伯恭》,勸呂改過
…窃惟執事聰明篤厚,人人自以為不及,樂教導人,樂成人之美,近世鮮見。如某疏愚,所聞於朋友間,乃辱知為最深。苟有所懷,義不容默。…,執事之所為標的者,宜不在此。執事天資之美,學問之廣,此事之不安於心,未契於理,要不待煩說博引而後喻。窃聞凡在交游者,皆不為執事安,諒執事之心亦不自安也。夫苟不安,何憚而不幡然改之乎?於此而改,其所以感發諸生,亦不細矣。舜聞善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君子之過,及其更也,人皆仰之。伏願不憚改過,以全純孝之心。不勝至願。(《與呂伯恭》,陸九淵集,卷五,中華書局版,第61頁)
附錄: 王陽明「心學」

34、心即理
世人分心與理為二事,故便有許多病痛…要來外面做得好看,卻與心全不相干…故我說箇心即理。要使知心與理是一箇,便來心上做工夫,不去襲義於外…此是我立言宗旨>(《傳習錄》下)

35、致良知
千思萬慮,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隨事去,良知便粗了。(傳習錄》下)

(五)張栻

36、著書與講說不同,止當就本文發明,使其玩索,引申太盡,則味薄而觀者不甚得力。若與學者講說,詳為指示可也。(呂祖謙《與張荆州》,引自《宋元學案》卷五十一東萊學案,華世出版社版,1663頁)

37、平時徒恃資質,工夫悠悠,殊不精切。于要處或魯莾領略,于凝滯處或遮覆藏,為學不進,咎實由此。大概以收斂操存、公平體察為主。(呂祖謙《與張荆州》,引自《宋元學案》卷五十一東萊學案,華世出版社版,1662頁)

38、從前病痛,良以嗜欲粗薄,故卻欠克治經歷之功;思慮稍少,故卻欠操存澄定之力。積蓄未厚而發用大遽,涵泳不足而談說有餘。(呂祖謙《與張荆州》,引自《宋元學案》卷五十一東萊學案,華世出版社版,1663頁)

39、理義固須玩索,然求之過當,反害于心。涵泳栽培,日以深厚,則玩索處自然有力。(張栻《與呂子約》,引自《宋元學案》卷五十南軒學案,華世出版社版,1629頁)

40、宗羲案:…朱子生平相與切磋得力者,東萊、象山、南軒數人而已。東萊則言其雜,象山則言其禪,惟于南軒,為所佩服,一則曰:『敬夫見識,卓然不可及。從遊日久,反復開益為多。』一則曰:『敬夫學問愈高,所見卓然,議論出人表。近讀其語,不覺胸中灑然,誠可嘆服。』然南軒與朱子反復辯難,亦焉取斯哉!第南軒早知持養是本,省察所以成其養,故力省而功倍。然朱子缺卻平日一段涵養工夫,至晚年而後悟也。(黃宗羲案語,《宋元學案》卷五十南軒學案,華世出版社版,1635頁)

(六)陳亮、葉適

41、「辛卯、任辰之間(註:乾道七、八年,1171~1172),始退而窮天地造化之初,考古今沿革之變,以推極王霸之道,而得漢、魏、晉、唐長短之由,天人之際,昭昭然可察而知也。始悟今世言儒者自以為得正心誠意之學者,皆風痺不知痛癢之人也。舉一世安于君父之仇,而方低頭拱手以談性命,不知何者謂之性命乎!」(陳亮集卷1《上孝宗皇帝第一書》)

42、自孟、荀論義利王霸,漢唐諸儒未能深明其說,本朝伊洛諸公辯析天理人欲,而王霸義利之說於是大明。然謂三代以道治天下,漢唐以智力把持天下,其說固已不能使人心服,而近世諸儒遂謂三代專以天理行,漢唐專以人欲行,其間有與天理暗合者,是以亦能久長。信斯言也,千五百年之間,天地亦是架漏過時,而人心亦是牽補度日,萬物以阜蕃而道何以常存乎! 故亮以為:漢唐之君本領非不洪大開廓,故能以其國與天地并立,而人物賴以生息…諸儒之論,為曹孟德以下諸人設可也,以斷漢唐,豈不冤哉!高祖、太宗豈能心服于冥冥乎?天地鬼神亦不肯受此架漏! (《陳亮集》卷28《又甲辰釋書(與朱元晦)》)

43、亮平生不曾會與人講論,獨與伯恭于空閑時喜相往復,亮亦感其相知,不知其言語之盡。伯恭既死,此事盡廢。(《陳亮集》卷22《丙午復朱元晦秘書書》) 44、乾道間,東萊呂伯恭、新安朱元晦及荆州(注:張栻) 鼎立,為一世學者宗師,亮亦獲承教于諸公後,相與上下其論。今新安巍然獨存,亦締晚歲之好…(《陳亮集》卷29《與張定叟侍郎》)

45、『正誼不謀利,明道不計功』初看極好,細看全疏闊。古人以利與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義光明。既無功利,則道義乃無用之虛語耳。(水心習學記言,見《宋元學案》卷五十四、五十五水心(葉適)學案)

(七)事功學之警戒

46、 「永嘉以經制言事功,皆推原以為得統于程氏;永康則專言事功而無所承,其學更粗莾掄魁」(《宋元學案》卷五十六《龍川(陳亮)學案,全祖望案語》)

47、黃梨洲:『止齋謂:「功到成處,便是有德。事到濟處,便是有理』,此同甫之說也。如此則三代聖賢枉作工夫。功有適成,何必有德。事有偶濟,何必有理。此晦庵之說也。如此則漢祖唐宗賢於僕區不遠』蓋二家之說皆未得當,然止齋之意畢竟主張龍川一邊過多。夫朱子以事功卑龍川,龍川正不諱言事功,所以終不能服龍川之心。不知三代以上之事功,與漢唐之事功,迥不相同…」(《宋元學案》卷五十六《龍川學案》黃梨洲案語)


(八)附錄:理學之警戒

48、後學者豈無千慮一得而救先儒之小失
言語者,聖人之糟粕也。聖人不可言之妙,非言語所能形容。漢、宋以來解經諸儒,泥文拘字,破碎牽合,失聖人天然自得之趣,晦天下本然自在之道,不近人情,不合物理,使後世學者無所適從。且其負一世之高名,係千古之重望,遂成百世不刊之典。後學者豈無千慮一得,發前聖之心傳而救先儒之小失?然一下筆開喙,腐儒俗士不辨是非,噬指而驚,掩口而笑,且曰:「茲先哲之明訓也,安得妄譏?」噫!此誠信而好古之義也?泥傳離經,勉從強信,是先儒阿意曲從之子也。昔朱子將終,尚改誠意注說,使朱子先一年而卒,則誠意章必非精到之語;使天假朱子數年,所改寧止誠意章哉!(明‧呂坤,呻吟語卷六,呂坤全集(中),第896頁,中華書局)

49、異端之異端,吾儒之異端
人皆知異端之害道,而不知儒者之言亦害道也。見理不明,似是而非,或騁浮詞以亂真,或執偏見以奪正,或扭目前而昧萬世之常經,或徇小道而潰天下之大防,而其聞望又足以行其學術,為天下後世人心害良亦不細。是故有異端之異端,有吾儒之異端。異端之異端,真非也,其害小;吾儒之異端,似是也,其害大。有衛道之心者,如之何而不辯哉?( 明‧呂坤,呻吟語卷一,呂坤全集(中),第645頁,中華書局)

(編者注)
當前隨口皆言民主、法治,亦當警戒「民主、法治之異端,似是也,其害大」


50、天理擾害天理,君子亦迷
人欲擾害天理,眾人都曉得;天理擾害天理,雖君子亦迷,況在眾人?而今只說慈悲是仁,謙恭是禮,不取是廉,慷慨是義,果敢是勇,然諾是信,這箇念頭真實發出,難說不是天理,卻是大中至正天理被他擾害,正是執一賊道,舉世所謂君子,都在這裏看不破,故曰「道之不明」也。(明‧呂坤,呻吟語卷一,呂坤全集(中),第653頁,中華書局)

51、我只是我
人問:君是道學否?曰:我不是道學。是仙學否?曰:我不是仙學?是釋學否?曰:我不是釋學。是老、莊、申、韓學否?曰:我不是老、莊、申、韓學。畢竟是誰家門戶?曰:我只是我。(明‧呂坤,呻吟語卷一,呂坤全集(中),第664頁,中華書局)

52、理、心一定都要兼顧
「陸九淵認為朱熹如此用功做學問是支離破碎,也就是朱熹太重視讀書;朱熹則認為陸九淵動不動就直接本心,到最後漸漸跑到禪裏面去。兩個人鵝湖會之後,都有調整,陸九淵後來也承認,讀原典是很重要的;朱熹則認為,陸九淵所講的其實也大有根據,孟子就說要『先立乎其大者』,說你的大方向對了,其他慢慢來就好。其實,這兩個到底那個是,我看啊,這是永遠爭辯不清的,我認為一定都要兼顧。要不是這樣的話,朱熹不會再請他過來,而且陸九淵在這裏講義利之辯,都講得使學子們為之動容,都講到他們骨子裏面去了,使他們汗流夾背,這本身就是一個覺醒…」(朱高正,白鹿洞講演錄,第39頁,台灣商務印書館)

53、理、欲、情
言之深入人心者,其禍於人也大,而莫之能覺也。苟未之能覺也,吾不知民受其禍之終極。……凡事為皆有於欲,無欲則無為矣,有欲而後有為。有為而歸於至當不可易之謂理。無欲無為,又焉有理?老、莊、釋氏主於無欲無為,故不言理。聖人務在有欲有為之咸得理。是故君子亦無私而已矣,不貴無欲……古之言理也,就人之情欲求之,使之無疵之為理,今之言理也,離人之情欲求之,使之忍而不顧之為理。此理欲之辨適以窮天下之人盡轉移為欺偽之人,為禍何可勝言也哉…(戴震‧孟子字義疏證)

54、死於理其誰憐之
…以理責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勝指數。人死於法,猶有憐之者。死於理,其誰憐之…(載震,孟子字義疏證)

55、理與勢
理與勢戰時,理還可以得人之同情;而理與勢攜手時,勢力借理之名,行私利之實…八百年來,一個理字遂漸漸成了父母壓兒子,公婆壓媳婦,男子壓女子,君主壓百姓的唯一武器,漸漸造成了一個不人道,不近人情,沒有生氣的中國。(胡適‧戴東原的哲學,41頁,遠流版)

(編者注)
呂祖謙先生曾警戒勿「藉理以逞怨」;又當以今日之人性尊嚴、人權、法治為理,警戒理學可能之負面效果。


56、勉以窮理致知超越程朱
…打倒程朱,只有一條路,就是從窮理致知的路上,超過程朱,用窮理致知的結果來反攻窮理致知的程朱。戴震用的就是這個法子,戴氏說程朱詳於論敬而略於論學,這九個字的控訴是向來沒有人敢提起的。也只有清朝學問極盛的時代可產生這樣大膽的控訴。陸王嫌程朱論學太多,而戴氏卻嫌他們論學太略;戴氏指出他們的根本錯誤有兩點:一是說理得天而見於心,一是說理一而分殊。他主張理在於事情,不在於心中…他又主張理是多元的,只是事務條理,沒有什麼「渾然一體而散為萬事」的天理…(胡適‧戴東原的哲學,60頁,遠流版)

(編者注)
以當前21世紀之科學、多元、實學而言,如以「超過」程朱自勉,可;「打倒」卻不可不必。且「打倒」與「超過」似有矛盾,一律改成「超過」以自勉及激勵國人,較佳!畢竟,像「打倒孔家店」的說法,而今安在哉?何不採如呂祖謙召開鵝湖會之精神,兼容併蓄,超越前人即可。超越之法,確如以「理在事情」、「事務之條理」、「理是多元的」具體之理具體化抽象的「天理」概念,然具體化不免有局限或愈偏,保留抽象之理仍有其功能,二者兼容互用,可也。例如,具體之法與法理之互用,「民事,法律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民法第1條),可資參考。另,「理是多元的」,與「理一分殊」於編者而言,亦有相容之感,只是文詞不同而已。甚至,時空不同,理也會變,誠如德國法哲學家Stammler所云「內容可變的自然法」,理也是可變的,但有些根本的天理是不變的。
余向來喜胡適之說,於此細微處能「超過」胡說,亦一悅也。


57、理氣性命非急務
一門人向予數四窮問無極、太極及理氣同異、性命精粗、性善是否。予曰:此等語,予亦能勦先儒之成說及一己之謬見以相發明,然非汝今日急務,假若了悟性命,洞達天人,也只是性理書上添了「某氏曰」一段言語,講學衙門多了一宗卷案。後世窮理之人信彼駮此,服此闢彼,百世後汗牛充棟,都是這樁話說,不知於國家之存亡、萬姓之生死、身心之斜正,見在得濟否?我只有個粗法子,汝只把存心制行、處事接物、齊家治國平天下、大本小節都事事心下信得過了,再講這話不遲。曰:理氣性命終不可談邪?曰:這便是理氣性命顯設處,除了撤數沒總數。(呻吟語卷一,呂坤全集(中),第646頁,中華書局)

(九)附錄:心學之警戒

58、陽明先生之揭良知,本欲人掃除見解,務求自得。而習其說者,類喜為新奇,向見解中作功課。夫豈孤負良知,實乃孤負陽明也。所謂一法設,一弊生。蓋立教之難如此。(明‧顧憲成)

59、不明理不能盡心,不能只在心上做工夫
沒有此心,則此理沒有顯藏處;不明理則不能盡心,所以不能直接只在心上做工夫,必須格物窮理便能盡心,知性知天而盡心(呂留良)

60、儒林之名徒為空疏藏拙
明人講學,褺語錄之糟粕,不以六經為根柢,束書不讀,終明之世,學案百出,而經訓家法,寂然不聞,儒林之名,徒為空疏藏拙之地。(江藩)

(十)呂學之警戒

61、博雜極害事
博雜極害事。伯恭日前只向博雜處用功,於要約處不仔細研究。(朱熹語,引自《宋元學案》卷五十一《東萊學案》,1675頁,華世出版社版)

62、伯恭怕人說異端俗學之非
伯恭講論甚好,但每事要鶻圇說作一塊,又生怕人說異端俗學之非,護蘇氏尤力,以為爭較是非,不如斂藏持養。(朱熹語,引自《宋元學案》卷五十一《東萊學案》,1675頁,華世出版社版)

63、一個身如何兼得許多,主一上做工夫
熹舊時無所不學,禪、道、文章、楚辭、詩、兵法,事事要學。一日,忽思之曰:「且慢,我只一箇渾身,如何兼得許多。」自此逐時去了。學者須是主一上做工夫,若無主一工夫,則所請的義理,無安著處,都不是自家物事。工夫到時,鑱主一便覺意思好,卓然精明。不然,便散漫消索了沒意思。(朱子語錄)

64、執中無權,猶執一也
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孟子‧盡心(上))

(十一)道並行而不相悖‧同人則大有

65、道並行而不相悖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中庸第三十章)

66、同人,大有
物不能終否,故受之以同人;同人則大有;有且大而能謙則豫。(易經《序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