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青木仁志先生的「幸福选择理论」”版本间的差异
小 (保护“专栏:青木仁志先生的「幸福选择理论」”([编辑=仅允许管理员](无限期)[移动=仅允许管理员](无限期))) |
|||
(相同用户的7个中间修订版本未显示) | |||
第1行: | 第1行: | ||
{{国际商情.商情百科 专栏版型A002}} | {{国际商情.商情百科 专栏版型A002}} | ||
{{国际商情.商情百科 专栏上版型A002}} | {{国际商情.商情百科 专栏上版型A002}} | ||
− |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color="#0000FF">''' | + |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color="#0000FF">'''青木仁志先生的「幸福选择理论」 |
''' </font> </p><br> | ''' </font> </p><br> | ||
− | + | 一位出身北海道贫穷矿村,3岁时父母就离异的弱势家庭小孩,靠着坚强的意志与正确的理念,成为业务的专家。<br><br> | |
[[Image:青木仁志.jpg|thumb|420px|left|link=|青木仁志先生档案:<br> | [[Image:青木仁志.jpg|thumb|420px|left|link=|青木仁志先生档案:<br> | ||
− | + | 1955年3月北海道函馆市出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ont size="3" color="#800080">「选择爱」,贫穷矿村的弱势儿童也能成为大学教授</font> <br><br> | <font size="3" color="#800080">「选择爱」,贫穷矿村的弱势儿童也能成为大学教授</font> <br><br> | ||
第53行: | 第41行: | ||
选择理论(Choice Theory)是青木先生的精神导师威廉•葛拉瑟医生所创立的理论。选择理论是他50多年来从事心理学和心理辅导实践的最高层次的理论结晶。这个理论启发了青木先生,更是他后来传承给30多万位学生们的幸福人生心理学。<br><br> | 选择理论(Choice Theory)是青木先生的精神导师威廉•葛拉瑟医生所创立的理论。选择理论是他50多年来从事心理学和心理辅导实践的最高层次的理论结晶。这个理论启发了青木先生,更是他后来传承给30多万位学生们的幸福人生心理学。<br><br> | ||
− | |||
在我们似长实短的人生中,我们的行为被以下的五种基因导向所驱动着:<br> | 在我们似长实短的人生中,我们的行为被以下的五种基因导向所驱动着:<br> | ||
1、生存导向:例如,健康与求生意识。<br> | 1、生存导向:例如,健康与求生意识。<br> | ||
第78行: | 第65行: | ||
选择理论看似复杂,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就是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为了你的家人,为了下一代,甚至为了你的民族、为了这个地球,你有成功的义务。<br><br> | 选择理论看似复杂,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就是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为了你的家人,为了下一代,甚至为了你的民族、为了这个地球,你有成功的义务。<br><br> | ||
+ | <br><br><br> | ||
− | + | 口述:青木仁志 (あおき さとし) <br> | |
− | + | 青木仁志学员整理<b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编辑:商情百科 专栏部<br> | 编辑:商情百科 专栏部<br> | ||
2016年3月1日 (二) 14:59的最后版本
青木仁志先生的「幸福选择理论」 一位出身北海道贫穷矿村,3岁时父母就离异的弱势家庭小孩,靠着坚强的意志与正确的理念,成为业务的专家。 「选择爱」,贫穷矿村的弱势儿童也能成为大学教授 青木仁志先生,1955年3月出生在北海道函馆市,一个非常贫困而且相当寒冷的矿区。他的父亲因为经营矿产失败,导致在他三岁时就与他的母亲离异。虽然父亲为了给他一个家庭而再婚,但他不喜欢念书,加上不堪后母的虐待,年少的青木仁志开始思念仍可能在世的亲生母亲。因此,他在初中还没毕业时,怀着对母亲的与日俱增的思念,就中辍学业到东京展开他的万里寻母之路。 年少又学识不高,他当然无法在东京找到理想的工作。他犹记得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小铁工厂当学徒,薪资不高,而且在东京没有半个亲人,生活的一切只能靠自己打理。但为他一心想要找到自己的母亲与立志一定要出人头地的坚强意志,支持他度过在东京的艰苦黑手学徒生活。 在东京的日子,就在随着青木先生边工作边寻找自己母亲中流逝,终于在六个月后的某一天,有位女士手握他的照片来到他工作的地方,语带轻柔却是很急促的问他:是你吗?是你吗?虽然,青木先生自3岁以后再也没有见过母亲,但那份血浓于水的天性亲情与对看相似的容貌,他直觉就是知道,这就是他日夜思念的亲爱母亲。 青木先生充满感性的回忆:「如果不是我的母亲没有放弃的一直找我,我好胜好强以及有一点小聪明的个性,或许会因为失望、挫败而变成不良少年,甚至去混帮派作恶多端了。是我母亲的爱改变了我的人生,她教导我爱,给我亲情、给我爱。」所以,青木先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选择,就是非常简单的一个字,『爱』。 现今已在大学授课的青木仁志先生,拥有许多日本名企业主的学生,他发现这些企业主们遇见瓶颈的主要原因,多源于他们想用强制的规矩与规则,来控制员工和自己的家人,却没有心去触碰内心中最柔性的部分--「爱」,生命的成功之钥。 其实,待人处世的道理非常简单,你希望对方如何待你?你就应该先如何的对待对方。例如,你希望别人提供你资源之前,您不妨试着先提供对方资源,如此礼尚往来,资源就会越积越多,好的人脉会带来更好的资源,心胸开阔,自然吸引优秀员工为你效劳,与优良厂商愿意与你配合,人生自然会变得更美好,事业也会越来越顺。这个道理说来非常简单,但有很多人却忘了这基本的道理。 『爱』会激发自己潜能,会激励想要保护家人和想要保护心爱的人的天性,自然而然,你就会知道如何去待人处事了。青木先生以自己的生命证实,只要心中有爱,无论天生条件再差的人,也会因感到幸福让自己拥有追求成功的动力,让自己的人生更美好的能力。所以他坚信,唯有「爱」,才是人类最坚定的原动力。 正确目标及目的与「幸福」必有连结 青木仁志先生表示:虽然他不是无神论者,但是他一直坚信,一个人是不是能够幸福,并不是等待神明的安排、或上帝的指示,而是靠自己的修炼而来的。 但为什么幸福要经由修炼呢? 青木先生响应:这个道理非常简单,请回想一下我们在求学或者是在职场接受训练时,当我们要学习任何一种技术时,是不是要从基本的理念,基础、基本的技术,经由每天持续的练习,再进阶深造后,才能够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幸福美好的人生,也是一样的道理,你一定要为自己的幸福先设定目的与目标,再以此而修炼,每天不断地练习,不绝望也不能放弃,这样的话,幸福就会如愿来到,每个人都能做到而拥有美好的人生。 青木仁志先生的学生,包含有大学生、公司的职员、公务人员、中小企业的老板、大公司的主管与企业主、甚至家庭主妇。这些学生中,不乏在商场上有过失败或失意的人,因为不愿意就此放弃自己的幸福,抱着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的心态来上他的课。青木先生很高兴能够依凭他自己的生命经验,传授大家幸福修炼的方法,让人们能够一步一步的迈向幸福以及成功的人生。这也是青木仁志先生为自己的幸福而修炼呢! 深耕「选择理论」,实现心中的理想世界 什么叫做选择理论呢? 选择理论(Choice Theory)是青木先生的精神导师威廉•葛拉瑟医生所创立的理论。选择理论是他50多年来从事心理学和心理辅导实践的最高层次的理论结晶。这个理论启发了青木先生,更是他后来传承给30多万位学生们的幸福人生心理学。 在我们似长实短的人生中,我们的行为被以下的五种基因导向所驱动着: 以上即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每个人都在意识或潜意识层次上,寻求满足上述五种导向的需求。然而,若当自己的行动之果,无法得到满足时,精神状态就不会快乐。而其在满足的状态下,心理学专业用语,称为『理想世界』。人类活着,无非就是为了追寻『理想世界』。人们会把自己最珍惜的事物寄托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其中大部份都与我们有关系密切的人,或引以为傲的事物相关。例如:信仰、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人生价值等。我们每个人努力的工作和生活,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理想世界成为现实。 一个人如果会不快乐,人际的关系的成败占着很重要的因素,关系者包括自己的伴侣、父母、孩子、朋友、或者同事。不快乐的症状是各式各样的,而且常常被认为是精神疾病,也就是所谓的忧郁症。其实,「满足」和「快乐」是相关的,只是不尽相同。比如,性是一种「满足」,但是与在温馨家庭中产生的那种持续的「快乐」是两码事。事业赚钱是一种短暂的满足,但是否能够达到精神层面的充实与快乐,又是另当别论了。 所以,青木仁志先生所传授的『选择理论』有十大基本理念: 选择理论看似复杂,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就是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为了你的家人,为了下一代,甚至为了你的民族、为了这个地球,你有成功的义务。 口述:青木仁志 (あおき さとし) |
郑鸿文 (CEO/书法家): | 正體 |
简体 |
日語 |
English | -
搜寻: | 正體 | 简体 | English | Español | हिन्दी | Português | বাংলা | Русский | Deutsch | 日語 | 한국어 | Français | Italiano | Türkçe | ไทย | Tiếng Việt | |